此前有報道稱,大眾將橄欖枝拋向地平線,與華為合作自動駕駛。
芯片采購網專注于整合國內外授權IC代理商現貨資源,芯片庫存實時查詢,行業價格合理,采購方便IC芯片,國內專業芯片采購平臺。
10月13日 ,地平線與大眾官方宣布合作,大眾軟件公司CARIAD預計將于2023年上半年與地平線建立合資企業,控股60%,投資約24億歐元。這種世紀合作將成為新時代公眾和地平線發展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針對中國市場的需求,CARIAD全棧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將與地平線攜手開發,在單芯片上集成多種功能,提高系統穩定性,節約成本,降低能耗。
在雙方合作的官方中國市場在雙方合作的官方表述中的重要性。
事實上,這很容易理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國內的規則具有深遠的參考意義。如果大眾汽車想在電氣化轉型后繼續創造輝煌,它必須借助中國市場進行地獄般的體驗。
因此,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也表示:中國市場充滿活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業務領域。與地平線的合作是該集團促進中國戰略轉型、加強中國業務的核心基石。
從公眾的角度來看,選擇與地平線合作最直接的一點是,成本效益足夠有吸引力。你知道,大眾想要銷售的電動汽車并不是那種堆放硬件和智能的汽車。
另一方面,地平線也將借此機會突破國際汽車品牌,進一步完成品牌跳躍。即使以公眾為跳板,地平線也真的有信心與英偉達競爭。
但華為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華為做不到,地平線可以
去年7月,華為智能駕駛總裁蘇青在世界人工智能總裁蘇青語言驚人。在談到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事故時,他說,當機器與人類共存時,它肯定會導致事故率,難點是殺人。
因言受罪,不過如此。就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結束后不久,蘇青因言辭不當被任正非親自簽署的免職令免職,進入內部預備隊待命。
今年1月,蘇青離開華為的消息得到證實。Atmel代理至于它的下落,有這樣一個謠言:蘇青將擔任大眾在中國成立的自動駕駛公司CTO,大眾還將與華為在智能汽車方面達成合作。
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華為與大眾的合作實際上是華為的對外交易,這與榮耀的剝離有些相似。但現在看來,華為和大眾的業務并沒有達成協議,而是堅決做到了Tier 地平線,成為最后的贏家。
那么,連華為都打敗了地平線的技術呢?
事實并非如此。歸根結底,今天的結果取向也與大眾自身的智能需求有關。與像魏小理這樣的汽車制造新力量相比,大眾汽車不需要太強大的智能,而是一款奠定基礎的非凡電動汽車。地平線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
早在智能駕駛芯片布局之初,地平線就以功耗低、性價比高著稱。如今,征程2和征程3芯片分別實現了大規模生產,地平線征程系列芯片的總出貨量已超過150萬件。
目前,即使是地平線上最新推出的征程5芯片,也獲得了理想、比亞迪、上汽集團、一汽紅旗、自游家等多家整車廠的車型定點。
不難預測,隨著馬太效應的進一步擴大,地平線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將達到更高的水平。不難發現,英偉達占據了大多數智能駕駛芯片的高端市場,而中低端市場則被地平線侵蝕。
然后,下一步是量變引起質變的時刻。
就技術而言,華為必須是強大的一部分,軟硬件兼修。但另一方面,華為也是強大的一方。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曾公開表示:華為不僅是電池,也是大品牌供應商。它的價格相對較高,無法控制。如果我們想與華為合作,我們會發現基本上沒有議價能力。
總之,上汽、廣汽等整車廠都需要反復考慮涉及新時代汽車靈魂的問題。即使是大眾與地平線的合作也只能在大眾占股60%的前提下實現。
地平線之所以能在新能源汽車的跌宕起伏中越來越滋潤,是因為這種搭建朋友圈、合作共贏的做事方式。畢竟現在的汽車江湖不僅僅是打殺,更是人情世故。
真正的挑戰已經開始了
自去年地平線完成前所未有的七輪C輪融資以來,資本市場對其持樂觀態度。更重要的是,國內汽車公司的接觸和接受逐漸成為地平線進一步的堅實基礎。
但此時此刻不得不承認,屬于地平線的真正挑戰正在到來。
與其說地平線的競爭對手是華為,不如說是國內其他智能芯片供應商,比如黑芝麻、新馳科技、寒武紀行歌等。但更不可忽視的是,中國智能駕駛芯片產業鏈頭上懸掛的刀英偉達。
首先,并不是說黑芝麻、新馳科技等國內芯片制造商不能對地平線構成威脅。但在大規模生產和上車的過程中,地平線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吃了蛋糕。智能駕駛芯片有自己的特殊性,驗證過程漫長,使汽車公司不會輕易更換芯片,所以在這方面,地平線是最好的。
然而,英偉達的恐怖在于自上而下的市場降維打擊。
換句話說,英偉達真的沒有能力在中低端市場做好智能駕駛芯片嗎?還是因為利益不夠吸引人,英偉達暫時避開了這部分市場?
從英偉達現在占據的市場來看,汽車公司是英偉達Orin對自動駕駛芯片的追求已經上升到了狂熱的程度。隨著英偉達高達2萬TOPS算力的Thor逐漸落地,新一輪的追捧,必然不會缺席。
甚至上汽、理想、蔚來、小鵬、威馬Robotaxi公司的小馬智行,AutoX、Momonta等等,都是配置的Orin芯片是宣傳的亮點。
面對市場Orin地平線總裁陳黎明在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對作者說:我們仍然專注于打造自己的產品,使我們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合作伙伴(硬件、軟件、原始設備制造商)的需求。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英偉達強勢介入中低端市場,地平線有招架力嗎?
低頭做事,把事情做好。
對于地平線來說,用產品力說話真的更直接。而在今天的情況下,它也顯示出一個有價值的點——地平線正在逐步構建自己的商業模式。
然而,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不再是汽車單獨的汽車競爭,而是一個大系統、大生態、大商業圈的演變。投資者不會忍受長期的低利潤,行業不會忍受研發薄弱環節,市場端計算能力。
那么,面對黑芝麻、新馳科技等國內朋友,以及英偉達、高通等外國大魔王,地平線準備好迎接暴風雨的挑戰了嗎?
- 特斯拉FSD9月起,售價將上調25%至15000美元 馬斯克曾說過,最終售價將超過10萬美元
- 不僅僅是測試鴻蒙系統!俄羅斯比你想象的更努力地獨立于科技
- 14.6億美元!智路資本收購大陸所有日月光封測工廠
- 疫情陰霾終將退散 CITE 2022全新呈現
- 臺積電魏哲家出席日本3日DIC材料研發中心開幕
- 政策解讀:橫琴深合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優勢及政策亮點
- 美國股市周四大幅下跌:蘋果下跌超過5%
- 天竺9000和驍龍8Gen相比之下,誰更厲害?
- 展會第二天|這些受歡迎的企業門展品不容錯過!
- 最高速度達18.44Gbps 中國企業讓Wi-Fi 7落地
- 工程師必看!MLCC焊錫裂紋對策
- 英特爾CEO去年收入近1.8億美元 比普通員工高17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