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D(抬頭顯示系統)是將車況數據、車道顯示、地圖導航等重要駕駛信息集成到前擋風玻璃上的顯示系統。在市場上,不同的品牌和型號HUD顯示的內容差異很大。有些車型只顯示速度信息,有些車型可以顯示與駕駛相關的信息,如虛擬道路、實時導航、行人預警等。
芯片采購網專注于整合國內外授權IC代理商現貨資源,芯片庫存實時查詢,行業價格合理,采購方便IC芯片,國內專業芯片采購平臺。
HUD目的是盡量減少飛行員低頭觀察各種數據的次數。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延伸,HUD技術滲透到汽車行業,并應用于奔馳、寶馬、奧迪等車輛。起初,HUD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不低頭就能看到儀表盤信息。駕駛員可以專注于前方的道路,避免因低頭觀察儀表板而忽略前方的路況,從而降低事故的風險。
目前,消費者是對的HUD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HUD讓駕駛更容易,但也有人認為HUD是很雞肋的工具。隨著智能汽車的快速發展,HUD功能也逐漸延伸到更科技的方向。伴隨著AR-HUD將現場場景與虛擬技術相結合,使駕駛更加生動。HUD這個功能能能否將駕駛體驗提升到更高的維度?它能成為最具跨時代意義的人機交互系統嗎?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塵埃落定。
HUD還是汽車黑科技還是會成為汽車標準?
當下HUD可分為C-HUD、W-HUD以及AR-HUD。前兩者提供了更基本的抬頭顯示功能,其本質仍然是中央控制和儀表信Freescale代理但是W-HUD實用性高,也可顯示ADAS信息交互等功能是當前的HUD發展主流。AR-HUD不僅可以整合智能駕駛艙和智能駕駛艙ADAS相關功能也能給駕駛員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未來可能成為主要的發展方向。
從億歐智庫對當前市場的分析來看,C-HUD在淘汰的邊緣,W-HUD處于放量階段,AR-HUD技術尚未完全成熟,成本較高。中國汽車的外部環境、市場、消費者需求等因素疊加HUD2021年中國汽車前裝率仍處于較低水平HUD只有5.7%的搭載率。隨著智能車載功能的快速發展,億歐智庫預測,HUD2025年搭載率將達到45%,2019-2025年搭載率將達到71%。
從主機廠搭載HUD目前主機廠搭載HUD意愿逐漸增強,因為它不僅能提高產品的亮點,還能直接推動產品的銷售。剛開始只用于奔馳、寶馬等豪華品牌。隨著成本的下降和消費者接受度的增加,HUD長城、吉利、長安等主機廠已逐漸下探到20萬左右的主流車型,也開始搭載新車型W-HUD。
億歐智庫認為,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駕駛艙功能部件不斷創新,HUD有望成為未來智能汽車的標準,成為增強駕駛體驗的關鍵部件。
HUD是智能駕駛艙模塊中的后起之秀?
根據億歐智庫對2021年中國新發布的乘用車駕駛艙智能模塊滲透率的調查,中控彩屏、智能語音、智能后視鏡的市場滲透率均超過85%,仍保持較高水平。HUD滲透率為34.3%,僅高于多模態交互,HUD與其他智能模塊相比,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調查結果,中控彩屏作為汽車主屏的滲透率達到97.9%,幾乎是所有汽車的標準。HUD作為另一個屏幕,主機廠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青睞。億歐智庫認為,隨著汽車智能化和網絡化的進一步發展,具有人車交互功能的設備將成為發展的主流,通過多信息交互為駕駛員提供新的駕駛和交互體驗HUD,它不僅可以顯示汽車核心、外部信息、智能導航等駕駛信息,還可以顯示更豐富的信息,如生活娛樂、駕駛艙體驗等,HUD或者在汽車智能化的趨勢下,逐漸成為新一代智能模塊的交互集成,成為智能汽車的標準。
隨著汽車向智能走向智能化和數字化,HUD整車自動駕駛和智能駕駛艙將發揮什么顯著作用?將如何與其他行業融合?整個市場的競爭格局會發生什么變化?行業可以參考哪些供應商的經典案例?HUD如何改變供應商的競爭格局?市場的發展趨勢是什么?AR-HUD能否實現跨時代汽車的智能升級?
- 量子計算:突破摩爾定律,開啟計算能力新時代
- 是德科技的助力GCF在獨立組網模式下啟動5G毫米波終端認證
- 黑三星英偉達的黑客團體被捕:是青少年
- 不止自研 CPU,龍芯中科進入汽車芯片:首款 MCU 已流片
- 關于日本電產艾萊希斯舉行塞爾維亞新工廠奠基儀式的通知
- 2028年自研7nm光刻機!俄羅斯真的有這種能力嗎?
- AMD第二季度營收65.5億美元同比增長70% 凈利4.5億
- 不只 SK 三星電子海力士 / LG 電子 / LG 顯示也在削減產出或投資
- Imec會議:2036年實現1納米半導體
- 英特爾銳炫 A380 顯卡即將在中國上市
- 蘭起科技:使數據傳輸更高效 使數據操作更加安全
- Cadence 通過面向 TSMC 先進工藝的 PCIe 5.0 PHY 和控制器 IP 規范合規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