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聞頭條](http://m.shuaileng.cn/images/Banner-News.jpg)
智能駕駛風起云涌,激光雷達彈性巨大。目前,該算法還不能完全彌補硬件感知缺陷,激光雷達在高級自動駕駛中不可或缺,L3/L4/L5級智能車需配備1/2/4激光雷達。2022年包括奔馳S、寶馬ix、蔚來ET7、小鵬G9、理想L9等多款配備激光雷達的高檔智能車輛開啟交付,平均配備激光雷達約2輛,加速激光雷達量產。目前激光雷達單臺成本約1000美元,預計2025年將下降至500美元以內,屆時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超過250億元,2021-25年CAGR高達162%,是汽車智能浪潮下彈性最大的賽道。
芯片采購網專注于整合國內外授權IC代理商現貨資源,芯片庫存實時查詢,行業價格合理,采購方便IC芯片,國內專業芯片采購平臺。
多技術路線百花齊放,車企投資整機廠削弱路線不確定性。目前激光雷達產業鏈還不成熟,各種技術路線百花齊放,半固態(905nm 轉鏡/MEMS ToF)掃描方案相對成熟,最容易通過汽車規則認證,成為汽車公司短期加速上車的主流選擇。法雷奧SCALA轉鏡激光雷達是世界上第一款過車規則的激光雷達,2018年搭載于奧迪A8.2022年交付的車型基本都是轉鏡/MEMS方案。固態方案(1550nm OPA FMCW)機械部件最少,性能穩定,可靠性高,是未來激光雷達小型化、高性能、低成本的發展方向。市場普遍擔心激光雷達的必要性和技術路線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高計算能力要求的純視覺路線在短期內難以有效突破,激光雷達已成為硬件預埋趨勢下汽車企業的主流選擇,激光雷達在短期內高增長;另一方面,汽車公司,Tier一是投資激光雷達整機廠,產業聯合可加快激光雷達先進技術研發突破,削弱汽車公司在面對技術路線不確定性時的被動性,也有助于產業鏈快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未來激光雷達的性價比。
在行業爆發初期,上游確定性高,光學元件制造商迎來了業績高增長的甜蜜期。激光雷達在不同的技術路線下對元件的使用有共同之處,因此國內具有顯著優勢或稀缺性的上游元件制造商迎來了高增長的確定性。1)收發模塊的成本占50-60%。目前主要由海外廠商主導,主要是因為布局早、技術領先、產品成熟度高。在國內替代趨勢下,國內廠商也在加速追趕。比如長光華芯逐漸實現了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的定位。2)光學元件分布在收發模塊和掃描模塊中,成本比例(10-15%)僅次于收發模塊。中國廠商具有世界領先優勢,成本優勢突出。與主流整機廠商合作,收獲指定點的廠商,將明顯受益于激光雷達行業的高彈性。聚光科技預計23年激光雷達收入將達到20年的19倍左右。從長遠來看,在輕量化趨勢下,掃描模式逐漸從半固態向固態方案轉變,具有多元件供應能力,能夠縱向延伸下游整機組裝環節的光Pulse代理學習元件廠將有持續增長的動能。永新光學具有多種核心光學元件的供應能力,已切入非車輛規則激光雷達OEM環節,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投資建議:激光雷達是汽車智能靈活性最大的軌道,行業早期上游確定性高,建議關注國內技術、成本優勢,已獲得永新光學等主流機械廠指定訂單Innoviz、和賽合作Velodyne、Luminar、藍特光學(與速騰聚創合作)、長光華芯(擬上市,與華為合作)、騰景科技(與和賽、鐳神智能合作)。
風險提示:智能汽車滲透率低于預期;相關公司在技術路線變化下無法保持競爭優勢;研究報告中使用的信息不及時;需求/規模計算低于預期。
- 站在CITE 2022年看智慧生活:探索你未來的小宇宙
- CISSOID、NAC和Advanced Conversion三強聯合開發高功率密度碳化硅(SiC)逆變器
- 可持續半導體生產:Exyte收購廢氣凈化系統專家Airgard
- 半導體性能高 5V新的運輸系列
- 俄羅斯投資6.7億盧布開發新型光刻機,性能可能超過EUV光刻機
- 速度可達8000km/h!NASA試用巨型離心機發射有效載荷
- 利用 ADC EV10AQ190 軟件定義儀器的交叉點開關特性和頂級低頻噪聲性能 Moku:Pro
- 數據中心被稱為第三主芯片,DPU憑什么?
- Teledyne e2v:先進的光學數字線束 (ODH) 新型多元素微波天線將成為現實
- AMD RX 7700XT顯卡曝光:6nm工藝 性能看齊6900XT
- 泰科電子入駐阿里巴巴集團旗下1688平臺
- 網絡播放器應用軟件Share to Care” 在日本率先獲得軟件JIS認證
![芯片采購網|IC采購|IC代理商 - 國內專業的芯片采購平臺](http://m.shuaileng.cn/images/bot.jpg)